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2-28

 

 

——2022年2月24日在宿迁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叶  辉

各位代表:

受王昊主任委托,我代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2017年换届以来的五年,是宿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宿迁人大工作砥砺奋进的五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面对“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迁建设新使命,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我们注重突出政治引领,在举旗定向中强化使命担当。常委会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强化思想引领,扛实政治担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常委会把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自觉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自觉维护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先后就重要会议、立法重大事项、人大换届选举等提交请示报告92件次,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作出决定决议39件,切实将市委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上下共同意志和行动。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先后决定和批准任免干部453人次,保证了国家机关的有序运转。

持之以恒强化思想武装。常委会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制度化安排和务实性研讨紧密结合,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市委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切实做到学思想、悟原理、办实事、开新局。五年来,常委会机关持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先后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67次,机关全体人员学习会94次,举办“人大干部上讲坛”系列活动43次,开展交流讨论活动、入党故事分享会22次,组织党员赴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13次,引导人大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压紧压实党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等工作,自觉扛起用法治方式推动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政治责任。加强对人大机关党组、机关党委的领导,及时研究决定人大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形成常委会议事规则清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机关党建工作清单等制度性安排,确保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落到实处。

五年来,我们注重强化制度供给,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16年获批地方立法权以来,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党领导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强化立法组织协调,发挥立法主导作用,以更优的制度供给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抓住立法质量这个根本,突出“小切口”立法,五年来先后制定、修订13部有效管用、具有宿迁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围绕提升宿迁“含绿量”,制定出台宿迁首部地方性法规《宿迁市城市绿地保护条例》,以法定形式确认印象黄河公园、鸣凤漙公园、九鼎公园等15块城市绿地成为宿迁市中心城市第一批永久保护绿地。围绕提升宿迁“便利度”,制定出台《宿迁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广大市民从免费停车时间的延长、时段的优化中感受到地方法规的实惠和效能,该条例被省人大确定为立法精品工程。围绕提升宿迁“文明指数”,在全国设区市层面首家制定《社会信用条例》,将宿迁文明创建特色做法固化为《宿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化“宿迁习惯”为“宿迁规矩”,推动宿迁市城市信用排名由原先的42位迅速提升至第7位,为宿迁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评审和社会信用城市创建夯实了法治基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坚持法治先行,坚守法治底线,制定出台《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实施意见》,坚决以法治担当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

完善立法体制机制。立足建机制求长效,创新构建“1+8”制度体系,使立法程序更加规范、严谨、有序,为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提供了根本保障。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及地方立法联席会议,凝聚各方共识,聚合立法力量。成立备案审查专家咨询组、地方立法专家咨询组、法制工作代表专业组,充分发挥编外专家专业优势,不断提高立法能力。

推进区域协同立法。打破行政分割思维定势,探索建立联合立法制度,共同签署《淮海经济区地方立法协作框架协议》,整合立法资源,强化立法协同。推动与徐州市共同制定《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提前参与条例草案的立项起草研究工作,在主要制度设计、重要保护措施、联动执法机制等方面保持相对一致,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主动开展备案审查。全面贯彻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备案审查工作的新要求,制定出台《中共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意见》《宿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对市政府报备的33件规范性文件主动开展备案审查,做好备案审查信息平台运用和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实现互联互通,有效维护了法制统一。

强化宪法法律宣传贯彻。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以“宪法日”“宪法宣传周”为载体,组织宪法宣誓仪式,开展宪法专题讲座,举办宪法文艺活动,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全民宪法意识。总结提炼集中普法、办案执法、现场考法、群众谈法、部门述法、媒体论法、代表督法、人大查法“八步曲”工作法,全面提升法律法规宣贯系统化程度。先后组织对我市制定的《宿迁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宿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13部法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贯活动,让地方性法规走进人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五年来,我们注重融入发展大局,全力服务“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迁建设。常委会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监督与支持相统一,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深度介入中心工作,切实扛起推动宿迁高质量发展的人大担当。五年来,先后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04项,开展专题询问13项、执法检查17项、工作评议4项,组织专题调研35次、专项视察72次。

聚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坚持正确、有效、靶向监督,常态化听取审议计划、预算报告,对重点产业链培育、“苏科贷”等风险补偿资金池运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对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开展工作评议,听取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重点产业链培育、文旅融合发展、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报告,对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征管、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开放性经济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对“168”招商机制运行工作开展专项视察,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定》,督促政府统筹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主战场”,千方百计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深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实现对“四大领域”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首轮全覆盖。全力推进市县两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实现了与同级政府部门的横向联通、与县区人大的纵向贯通。紧盯“屡审屡犯”问题,强化审计监督,抓实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清单制”推动182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到位,涉及金额42.66亿元,有力保障公共资金安全。

聚力推动城乡统筹高标准。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连续多年对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并进行专题询问,依法作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决定》,助推镇村空间布局优化;听取审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开展工作评议,全省首家作出《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定》;听取审议农业招商引资、农产品品牌建设、洪泽湖保护、长效帮扶救助机制建立等报告,对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对扶贫开发政策落实情况、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强弱项、乡村文化建设、林相调整、“四好农村路”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百亿级稻米产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推动宿迁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对中心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询问,对高铁规划建设、快速路网建设、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开展视察,推动城市功能优化。对宿迁市与比利时特姆塞市、罗马尼亚奥内什蒂市、加拿大安纳波利斯市、日本喜多方市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作出决定,开展全市民间国际友好交流工作专项视察,不断扩大宿迁城市影响力。

聚力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盯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出台《关于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听取审议生态环境检查监督专项工作报告,上下联动对农村水环境整治开展专题询问,专项视察洪泽湖骆马湖湖泊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中运河整治、农村河道疏浚、中心城市西南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充分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连续就《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废污染防治法》开展执法检查,凝聚全市合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突出问题,听取审议关于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督促政府制定突出环境问题清单,出台《关于全面推行乡镇(街道)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把落实最严格的环保措施和建立最有效的监督制度结合起来,推动宿迁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样板。

聚力推动人民生活高品质。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听取审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专题调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询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聚焦教育优先均衡发展,听取审议学前教育情况报告,视察中心城市“八校建设”实施情况,持续跟踪监督教育优化布局工作,对深化教育改革进行专题询问,组织开展“百名人大代表看教育话发展”主题视察活动。密切关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问题与矛盾,专题调研养老保险工作,组织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开展执法检查。积极回应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听取审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报告,对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使用情况开展视察,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地方戏曲曲艺保护、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组织专题调研,对双拥工作、红十字会救援救灾工作、“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机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开展视察,对《慈善法》开展执法检查,不断提升城市人文品质内涵。

聚力推动社会治理高效能。围绕生活安定有序,专项视察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工作,对《安全生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守牢本质安全底线。对民族工作、宗教场所管理、依法治理私设聚会点情况开展视察调研,切实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建立人大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1+N”制度,推动宿迁创成首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首次听取审议市监委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工作情况报告,切实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总结推广宿豫区人大“一家双联三议事”民主管理制度,力促政府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协同联建。持续深化司法工作监督,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行政应诉等法治领域重点工作开展深度监督,听取审议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对公安工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七五”普法、民商事案件速裁等工作进行视察,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国首家以重大事项决定形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决定》,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改革形成制度性成果,得到最高检的充分肯定。

五年来,我们注重深化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常委会坚持“总结、继承、完善、提高”总要求,围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专题询问常态化,问出民生新高度。围绕“药品安全监管”对专题询问进行破题后,不断加大频次和力度,加强制度设计,严把议题选择、专题调研、现场询问、跟踪问效、制度建设五大环节,本届累计对13项议题开展专题询问,从“问钱”“问粮”到“问医”“问房”,从“问食品安全”到“问环境治理”,推动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彰显人大工作与人民群众心声的同频共振。支持沭阳县人大深化和拓展专题询问,针对营商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在全市首次开展了专题质询,强化了监督刚性。

建立全过程评议机制,深度介入中心工作。工作评议作为一种全新的监督形式,把对工作的监督和对人的监督有机统一起来,把程序性监督和实体性监督有机融合起来。围绕市委重点工作部署,继2018年首次对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工作评议后,2019年、2021年又分别就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开展工作评议,建立了动员准备、集中调研、现场评议、督促整改全过程评议机制,并将“整改不到位、评议不收场”要求贯穿于评议工作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三真三实”原则,促进“一府一委两院”查摆短板不足,强化问题整改,推动工作落实。总结推广泗阳县人大“向人民汇报、请代表评议”活动,有效发挥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叠加效应”。

深化“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促进司法公平正义。“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是市人大常委会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深化司法监督的有效手段和常态化工作举措。重点选择民众关注度高、有普法价值、有较大影响的新类型案件进行旁听,并对法官的审判水平、检察官的公诉水平、律师的辩护水平进行评议,有效提高旁听的社会价值和司法价值。五年来累计组织5588人次五级人大代表,对647件案件进行了旁听评议,进一步规范庭审程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创新参与式预算监督,把财权关进制度“笼子”。常委会以构建“预算全口径、参与全方位、监督全过程”预决算审查监督体系为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大预算审查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全力推动乡镇参与式预算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总结推广沭阳县人大试点经验,普遍推行“一征二访三恳谈一票决”工作法。截至2021年底,已实现全市乡镇参与式预算监督全覆盖。5635名乡镇人大代表对81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了差额票决,确定民生实事项目714个,涉及财政资金63.32亿元,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力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本次人代会上,为进一步提升票决层级,首次将市级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交由全体代表票决,实现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

五年来,我们注重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积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常委会坚持把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常委会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创设活动和服务载体,完善履职保障机制,实现全体代表参与常委会重要活动全覆盖。

主题活动有力有效。本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伊始,在全市范围内创新开展“四联四助”主题活动,并作为制度化安排贯穿于本届人大履职始终。聚力聚焦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全面小康、“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等主题,全市88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累计联系11.6万户选民或群众、6597个经济实体、1192个社区村居,提出意见建议超6万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超3万个,捐资助学1460余万元。总结推广宿城区人大“代表+”履职新模式和泗洪县人大代表激励机制,持续聚合力、激活力、添动力,全市代表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建议办理提质增效。常委会以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为基础,突出流程再造和优化,形成了“制度集成”代表建议办理新模式,推动督办领办“双聚焦”、线上线下“双联系”、提议承办“双评价”、查验互学“双提升”、结果过程“双公开”,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五年来,市级代表共提出代表议案建议1046件,代表建议答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8%以上,办成率达70%以上;对60余件重点建议进行集中督办,推动解决了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完善代表服务保障机制,常态化开展履职培训,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深度参与,全面提升履职热情。

换届选举有序高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与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结合,召开全市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成立换届选举工作办公室和工作指导组,举办换届选举工作培训班,建立换届选举工作联席会议,选取泗阳县卢集镇作为县乡人大换届选举试点乡镇,依法加强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严肃换届选举纪律,从严抓好换届风气监督,配合把好代表政治关、素质关、结构关,高质量完成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全市共选举产生新一届市人大代表424名、县级人大代表1708名、乡级人大代表5516名,代表素质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五年来,我们注重锻造“四个机关”,着力夯实队伍根基。常委会深入践行“三真三实”工作作风,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力建设让市委放心、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

提升工作能力。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学习制度,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堂”系列活动,定期在全国人大、省人大培训基地举办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干部和部分代表培训班,制度性组织业务培训、法律培训,有效提升全市人大干部和代表的履职能力及业务水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轮流在县区举办人大工作研讨会,形成300余篇优秀调研理论文稿,引领推动全市各级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成立新一届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进一步夯实人大工作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关于新时代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研究》课题项目荣获全省人大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

形成制度合力。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出台预决算审查监督咨询专家库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等工作机制,着力规范办文办会和日常管理各项事务,推动形成了体现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特点、涵盖机关运行各个方面的制度体系,不断巩固依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工作格局。

增强履职活力。树牢“人大人讲人大制度”的工作理念,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宣讲活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进党校、进机关、进基层;制作《人民的权力》系列电视专栏,创立“宿迁人大”微信公众号,开辟“文明说法”“法规实施在宿迁”“全面小康展代表硬核力量”专栏,推出“四联四助”主题活动、“人大工作换届选举”等系列报道。组织摄制的《为人民而问》专题纪录片获江苏人大新闻奖一等奖,《专题询问推动解决“执行难”问题》《制度化工作评议力促监督实效再提升》《“1231”推进乡镇参与式预算监督工作》等获江苏市县人大十大新闻奖;《农房改善后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构建新型的基层治理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被《江苏人大调研》全文刊载;《关于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扶贫工作的思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治保障的思考》等多篇文稿获省人大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一些建设性建议得到省级层面采纳吸收,有效传递了人大声音,树牢了制度自信。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的五年,是人大工作为宿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五年。市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常委会机关全体同志认真履职、辛勤努力的结果,是市人民政府、市监察委员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密切配合、积极协同的结果,是市政协、驻宿部队、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高度关注、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常委会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立法能力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质效仍需进一步提升,代表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解决。

 

五年工作的主要体会

各位代表,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顾五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深切体会到: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听党指挥、政治坚定。坚持党的领导是最高的政治原则。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才能确保人大工作行稳致远、笃定前行。五年来,我们在依靠党的领导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真正将党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人大履职的方向和重点,推动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成为高度自觉。聚焦市委中心工作,对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基本解决执行难、中心城区行车难等开展深度调研,形成《监督专报》,得到市委高度重视。主动争取市委对市人大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市委下发《关于加强党领导立法工作的实施意见》;提请市委批转中共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完善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人大作为政治机关的定位得到进一步彰显。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人大工作只有切实找准贯彻落实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让每一项工作都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真正做到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人大工作才能更具深度、更见实效。五年来,我们坚持谋全局、议大事、抓关键。对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开展专题询问或工作评议,助力产业提档升级。突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省首家作出《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定》,持续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坚持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确保为民用权、依法用权、阳光用权,才能提高人大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开门立法,研究出台《宿迁市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办法》,有序扩大立法公众参与面。始终紧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呼声最高的医疗、教育、养老、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督刚性。持续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代表评议票决制全覆盖,以履职为民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真心支持。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创新是时代永恒的主题。只有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切实增强人大工作实效,于变局中开新局。五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运行中完善,在总结中规范,不断创新理念、机制、载体和方法,探索实践“两院”干部任免资格条件审查、专题询问、专题质询等工作,在全省首创代表建议办理季度新闻发布制度,开展审议意见办理结果满意度测评等,人大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强基固本、勇担使命。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对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立足之基和力量之源。五年来,我们从承担的历史使命上掂量责任,从自身建设的能力基础上补齐短板,每年制度性组织全市人大系统工作研讨会,着眼于人大制度和我市人大工作实践发展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系统性理论研究和实用性工作研究,致力以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出台《宿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人大行权履职全貌得到完整体现。常态化开展代表履职先进个人、优秀代表建议和先进承办单位“双评”活动,充分调动各级人大代表议政督政积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广泛智力支撑。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始终抓住涉及全局、影响全面、具有共性的重点事项,科学调度、严密组织,发挥整体合力效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五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强化全域一盘棋思想,在贯彻党委决策部署、推进重点工作突破上,打好“组合拳”。如上下联动对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工作评议,推动全市上下关注招商、服务三农、共享共治;上下联动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执法检查,助力美丽宿迁建设;每年采取“点菜”与“派菜”相结合形式,在基层开展前瞻性工作试点,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及2022年工作建议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宿迁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五年。市第六次党代会作出“坚持四化同步,致力共同富裕,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决策部署。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以新视野谋划新思路,以新举措推动新发展,在新起点上为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多作人大贡献。

一是聚焦政治建设,把稳前进航向。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标中央和省委、市委对人大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开展工作,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聚焦法治建设,提升立法质量。把发展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有机衔接、配套,把立法重点和立法资源集中到“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上来,突出“小切口”立法,精心谋划立法重点项目,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科学编制2022-2026五年立法规划,起草制定《宿迁市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宿迁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宿迁市农村公路管理条例》《宿迁市安全生产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三是聚焦示范区建设,增强监督质效。对标“179”工程体系,监督促进“一府一委两院”抓好示范区建设政策落实清单和任务落实清单的落地见效。突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强化监督,紧盯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产业链培育、制造业发展等不放松,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长三角北翼、苏皖边界中心城市建设强化监督,紧盯完善城市功能和综合交通网特别是快速路建设不放松,持续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突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监督,紧盯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不放松,着力把我市打造成为新时代“鱼米之乡”;突出数字经济高地建设强化监督,紧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赋能不放松,推动宿迁打造“电商名城”;突出碳达峰、碳中和强化监督,紧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和构筑生态安全新格局不放松,助力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

四是聚焦载体建设,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探索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实现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上来。突出民意引领,在市、县、乡三级全面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推动建立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丰富和拓展参与式预算监督内涵与外延,为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引向深入。突出民生关切,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监督,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突出民主法治,积极探索加强司法监督的新方式、新途径,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法治宿迁建设取得实效。

五是聚焦主体建设,发挥代表作用。围绕代表作用发挥,组织对市第六次党代会作出的重点工作部署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履职活动,集成代表主体力量,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围绕意见建议办理,强化责任担当,加强重点建议督办,切实提升建议办理的办成率和满意率。围绕履职服务保障,进一步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优化代表履职平台,强化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组织,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与水平。

六是聚焦自身建设,打造“四个机关”。突出“四个机关”新定位,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实施党建“五强”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树立忠诚干净担当人大干部队伍形象。健全完善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促进人大工作规范高效运转。加强对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指导,促进能力提升、工作增效、活力增强。

各位代表,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形势蕴含新希望,新征程充满新挑战。宿迁市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已经组成,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也将依法选举产生。我们坚信,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一定能够在中共宿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宿迁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