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联动人大

市人大社会建设委:锚定民生坐标 服务发展大局 以高质量履职赋能社会建设新实践

发布时间: 2025-08-04

今年以来,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常委会确定的全年工作目标,坚持以服务大局为己任,以保障民生为重点,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线,依法履职,守正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序时工作目标,为推动我市社会领域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以更高站位把牢正确前行方向。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并严格执行每半月专题学习制度。结合社会委法定职责,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共同富裕等方面内容,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强和改进社会建设领域人大工作的具体举措。二是坚持学用结合,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参加全市人大系统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重点聚焦社会领域立法、监督重点难点、社情民意分析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研讨。同时,在每次重大监督或立法调研活动启动前组织研训会,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背景资料,梳理形成详尽“问题清单”,让代表们带着思考、问题和标准深入基层、走进现场,有效避免“外行看热闹”,显著提升监督调研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三是严守政治纪律,确保行动自觉。坚决贯彻执行常委会党组的各项决定和工作部署,自觉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委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在社会建设领域不打折扣落实。

二、聚焦中心谋发展,以更实担当服务改革创新大局。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全市发展大局,特别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社会民生问题,精准发力,务求实效。一是紧扣就业优先战略,赋能发展活力。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发展之基。始终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履职重中之重。一方面,承接市委交办的零工市场调研任务,将其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组织专题调研组,聚焦精准匹配岗位供需、健全零工权益保障等关键问题,广泛深入一线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并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形成《全市零工市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直指零工就业的关键环节与深层挑战,为常委会审议提供一手数据与务实建议,并将以报告为基础形成监督专报,完成市人大常委会安排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持续跟踪督办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根据常委会对《全市就业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要求,开展微调研、实地察看、座谈会和电话问询,紧盯关键措施落地见效。二是聚焦特殊群体保障,传递发展温度。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江苏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全面有效实施,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深入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康复机构及部分残疾人家庭,开展专项视察活动。重点关注残疾人康复服务、教育保障、就业扶持、无障碍环境建设、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深入了解法律实施成效、存在困难及残疾人群体的迫切需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压实责任、补齐短板,切实维护残疾人平等权利和尊严。三是锚定消防立法需求,守护发展安全。为积极配合我市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与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同开展《宿迁市消防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围绕消防安全权责任体系构建、风险预防与隐患排查等核心议题,赴广东多地学习先进经验,扎实开展前期调研论证,为后续科学起草符合宿迁实际、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宿迁市消防条例(草案)》奠定坚实基础,旨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消防安全法治保障。

三、守正创新求突破,以更新举措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人大工作中的实现形式和有效路径,不断拓展民主参与渠道。一是优化项目机制,打造民生实事项目新格局。为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高质量完成,赴三县两区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并修订完善《宿迁市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四全机制实施细则(试行)》,研究制定《2025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监督工作方案》。完善监督职责并创设监督平台,将每年9月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实施集中监督月。优化票决方式,依托数字人大进行线上票决,实现全流程动态化、可视化、透明化,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是建强观察网络,畅通社情民意汇集新渠道。为更直接深入感知民生脉动、汇集民情民意,按照省人大社会委《人大代表社会建设观察点工作办法》,上下联动开展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工作。聚焦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养老和就业服务两大重点领域,精心遴选10个具有代表性的观察点,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通过观察点定期书面报送本区域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群众诉求和政策建议等,力求为常委会开展精准监督、提出高质量审议意见乃至推动相关立法修法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现实依据。

四、固本培元强根基,以更严作风推进四个机关建设。一是明晰内部分工,提升运转效能。根据委员会职责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优化内部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建立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加强委员会力量配备和能力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二是狠抓作风建设,锻造过硬队伍。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严格对标对表,组织深入开展“工作怎么看、短板怎么办、实绩怎么干”大讨论,认真查找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明确机关干部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点方向,并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提升计划。三是加强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高质量完成省人大交办的各项工作。密切与县(区)人大社会委的联系沟通,通过联合调研、信息共享、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基层人大社会建设领域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密切联系代表,积极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注重在调研、视察、座谈等活动中发现和推荐履职优秀的市人大代表,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下半年,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将继续围绕中心、狠抓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聚焦重大事项,依法做好决定工作。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重点做好《关于促进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调研、论证和起草工作。通过依法作出重大决定凝聚社会共识,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二是增强监督实效,扎实做好监督工作。深化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严格按照监督工作方案,持续抓好2025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民意征集反馈、全过程跟踪督办和常委会票决审议工作。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作用,推动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惠民实效充分显现。开展全市养老托育工作专项视察。针对人口老龄化和三孩政策实施背景下的迫切需求,组织对全市养老托育工作开展专项视察。重点了解规划落实、设施建设、服务质量、人才队伍、政策支持等情况,推动构建更完善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强化社会事业观察点成果运用与深度监督。对各社会事业观察点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后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处理,同时报送省人大社会建设委以供决策参考。三是发挥主体作用,用心做好代表工作。做好重点建议督办工作。制定代表建议督办方案,通过实地检查、召开协调会、听取汇报、群众访谈等形式,加大对全局性、关键性的市人大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联合承办单位聚力破解民生关切难题,提升建议办理质效和代表满意度。四是坚持系统观念,深化联动赋能工作。持续做优联动衔接工作,加强向省人大社会委的请示汇报,参加省人大社会委举办的有关会议和学习培训,高质量完成省人大社会委交付的各项任务,做好省级视察调研服务保障。加强对县(区)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联系指导,总结推广基层经验,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推动力,提升全市人大社会建设工作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