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人大工作“四个充分发挥”的重要论述中指出,“要更好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全面落实市人大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要求,不断锤炼“绝对忠诚、务实求实、尊崇法治、团结和谐”的人大特质,紧扣营商环境、产业发展、经济观察等监督主线,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宿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大财经监督保障。
一、发挥监督叠加效应,助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坚决贯彻人大助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牵头制定《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助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两年行动计划(2025-2026年)》,按照“广泛查找‘不满意’、推动解决‘不满意’、督促实现‘更满意’”三步走实施专项监督。一是多种方式组合调查。自实施以来,推动市县乡三级人大协同发力,通过线上线下大调查、代表体验走流程、经济运行观察点动态监测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营商环境建设情况专题调研。二是强化线上线下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通过有效协同,提升调查效率,促进成果转化。强化互补性。线上调查着重解决广度问题,以五级人大代表微信群为依托,借助经济运行观察点网络,广泛征集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市级层面共收集调查问卷1068份;线下调查力求解决深度问题,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座谈走访企业500余家,深度挖掘重点问题及成因。强化灵活性。通过对线上数据分析和个性案例反映,动态调整线下调查方向和重点,如针对线上问卷反映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占比较高、无还本续贷政策难以享受等,在座谈的基础上,又专门走访个别商业银行,了解融资申报审批情况。强化闭环性。通盘考虑融合调研,从收集问题、分析处理、核查验证,再到后期提出建议、推动整改,形成完整监督链条。三是注重方法精心策划。为力求调研成效,在重点调查环节注重把握三点:调研企业不要求政府参与,有利于背靠背反映真实诉求;调研部门不要求部门领导参加,有利于了解具体工作和进展细节;围绕“营商环境提升年”十项措施分专题座谈,有利于更加聚焦重点内容和发现问题。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下“为企、爱企、达企、助企、护企”真功,破营商环境“堵、断、痛、难”之困》高质量监督专报,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四是专题交办务求实效。7月11日,分管主任就营商环境重点监督建议进行了集中交办,专题部署了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跟踪等工作,为依法有序推进代表视察、代表约见、专题询问等监督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协同联动优势,深化经济运行多维观察机制。持续深化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制度,推动观察点机制运行逐步稳健良好。一是优机制强网络。出台了《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强化市级与县(区)协同,推动市、县(区)共建立100个经济运行观察点,建立健全市、县(区)人大和市各功能区专门联络员制度,工作格局更加优化。二是同部署齐发力。5月29日,分管主任专题召开工作座谈会,会议下发了实施方案,为市级观察点授牌,明确了各方做好经济运行观察点工作的职责任务。各县(区)人大迅速行动,部署推动同级观察点建设工作,通过上下联动、协同发力,推动全市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机制的有效运行。三是重运行促实效。在日常运行中,注重观察点整体与个体作用发挥,组织所有观察点参与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对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吸纳到营商环境监督专报中;积极参与全省经济运行分析,向省人大申报捷锋帽业、联盛科技等有代表性的外贸型企业运行情况;运用数字人大平台、邮箱、微信等多种方式,收集市级观察点一季度、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微观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注重全面统筹推进,有序组织产业系列视察。牢牢把握“产业强市”发展方向,在年度计划安排上,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围绕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开展系列监督,推动打造富有宿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6月,围绕传统产业焕新,先后采取微调研和集中视察的方式,深入宿城区、经开区、苏宿园区等地,聚焦提升我市产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等方面,走访部分企业。针对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压力较大、产品档次不高、发展质态不优等问题,对相关部门提出加快实施更新改造、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推进企业培育、加快优化发展环境等建议。
四、坚持实干担当为本,高质高效推进下半年工作。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下半年,将以实干为前提,以干好为标准,聚焦四个方面,确保全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一是聚焦营商环境,采取代表视察、代表约见等方式,跟踪督办整改落实情况;提请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报告,组织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二是聚焦产业发展,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和协同发展体系建设等,组织开展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视察活动。三是聚焦规划计划,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开展监督,依法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上半年和全年监督。四是聚焦民生实事,7月初,已对上半年对口监督民生实事项目进展进行了微调研,在此基础上,将根据“民生实事项目集中监督月”的安排,组织专项监督小组,对部分项目开展现场监督和书面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