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联动人大

宿迁人大:“1234”监督机制激活农村改革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08-11

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宿迁市人大常委会深刻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新要求,创新构建“1234”监督机制,通过系统化、精准化、实效化的监督举措,为全市农村改革走深走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锚定“一个核心”,让监督方向更精准

监督工作必须找准靶心、精准发力。宿迁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推动农村改革效能持续提升助力农业强市”这一核心目标,坚持“一年一主题、一年一突破”的监督思路,每年选取一个农村改革项目开展专项监督。

农村改革涉及土地制度、经营体系、乡村建设、城乡融合等多个领域,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唯有集中力量突破关键环节,才能以点带面激活全局。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作为监督重点,组建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调研,形成涵盖现状分析、问题清单、对策建议的监督报告,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全市各级人大形成从监督计划制定到实施、从问题梳理到跟踪督办的完整工作流程,建立特色鲜明、闭环运行、依法推进的监督工作机制,实现了对农村改革全过程、全覆盖、全方位的监督,让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能落地见效、惠及民生。

激活“两专力量”,让监督效能再提升

专业的监督力量是确保监督质量的关键。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专工委和涉农代表专业优势,推动从专业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方面,充分发挥专工委专业优势。市人大常委会各专工委立足自身职能,化身改革领域的“专科门诊”,进行联动协作,确保监督无死角。农经工委聚焦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改革事项,通过实地走访、工作座谈等方式,及时发现改革推进中的堵点难点;环资工委则关注农村生态环境修复,督促相关部门加大投入、破解难题。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代表智库作用。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筛选熟悉“三农”工作、了解基层实际、具有专业背景的各级涉农代表,组建一支农村改革监督“专家库”。他们中有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人员,有经验丰富的乡村干部,也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在土地延包试点改革监督中,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倾听群众心声,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建立纠纷调解机制”“跨区域共享信息”等“金点子”,充分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让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

加强“三级联动”,让监督覆盖更全面

农村改革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为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监督制度,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农村改革的最前沿。

三级联动并非简单的层级叠加,而是形成了“市级定标、县级攻坚、乡镇盯梢”的联动监督格局。“和美乡村建设”改革监督就是三级人大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生动案例。市级人大统筹确定“环境整治、产业振兴、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监督重点,县(区)级人大组织专项监督,乡(镇)人大则对本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情况进行逐项核查,不仅全面掌握全市和美乡村建设的整体情况,还总结出“村级清单制管理”“农村水体常态管护”等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此外,三级人大还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定期交流监督进展、共享数据信息、会商解决问题。针对监督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等,三级人大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统一的整改建议,推动出台相关政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用好“四个载体”,让监督渠道更畅通

监督工作的生命力在于贴近群众、倾听民意。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创新运用“四个联络载体”,更好倾听民声、汇聚民智,让农村改革监督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温度。

“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为人大代表参与农村改革提供了实践舞台。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投身改革一线,有的代表带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有的代表为乡村引进产业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亲身实践中,代表们能更精准地把握改革难点和群众需求,提出更贴合实际的意见建议。

人大代表履职“家站点室”是收集群众意见的重要窗口。走进宿城区王官集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村民们正在咨询农业保险等相关问题,代表们一边记录一边解答问题,对于解答不了的问题及时收集整理,并反馈给相关部门。仅2025年上半年,全市各级代表“家站点室”就收集到农村改革相关意见建议300余条,其中80%以上得到了有效解决。

数字人大平台和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则为监督工作插上了科技翅膀,让民意收集更便捷、监督响应更迅速。通过数字人大平台,群众线上提交对农村改革的建议和诉求,代表们及时在线回应、跟踪办理;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则整合了农村各类数据资源,实时监测改革推进情况,为监督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1234”监督机制的推动下,宿迁市农村改革正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见效。

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优化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以高质量监督助推农村改革走深走实,为建设农业强市、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  吴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