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 2020-12-29

20201228日)

宿迁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精准脱贫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十三五期间,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五大行动十三五脱贫攻坚核心任务如期完成,顺利通过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国家评估和三大重点片区整体帮扶工作省级验收。但仍有部分边缘户存在返贫风险、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帮扶救助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审议建议:

1. 精准监管防贫动态。要盯紧重点群体,强化防返贫干预,特别关注老、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继续扎实做好五看一查一帮助工作,强化贫困边缘群体动态监管,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化解相关问题。要深化一对一帮扶责任,完善救助帮扶体系,采取多种渠道补齐短板,精准推进帮扶措施到户到人,提早消除返贫风险。要加大进村入户宣传力度,有效提升帮扶政策的知晓率、满意度。

2. 有效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要组织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帮扶单位与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建立稳定挂钩关系,多措并举带动低收入群众增收。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要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稳定就业。要继续落实落细两不愁三保障等各项扶贫政策,确保现行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无遗漏。要严格控制低收入人口住院负担,动态排查控辍保学难点,全面过细梳理住房及饮水安全问题,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 持续推动产业发展。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产业富民项目等实施清单化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及时调度、会办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一月一推进”“一月一通报制度。要积极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等有效做法,将重大项目建设与低收入人口增收紧密挂钩,扩大利益联结覆盖面,以产业新发展带动低收入群体持续稳定增收。

4. 积极构建常态长效机制。要围绕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把扶贫后时代帮扶救助制度化、常态化作为试验区建设重要内容。要开展帮扶救助对象认定工作回头看,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应进尽进。要加快政策研究,及时出台新一轮帮扶救助政策,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和责任清单,促进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生活质量。

以上审议意见连同调查报告,请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审议意见处理情况征求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委员会意见后,于规定时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并接受满意度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