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一肩扛着党和政府重托,一肩担着人民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链、关键一环。“做一件实事抵上说一万句”,这是张凡给自己立下的“座右铭”,自当选为市第六届人大代表以来,人民的嘱托、群众的期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更坚定了她扎根基层、勇毅前行、服务社会的信念。
探索“代表+产业”模式,托起群众致富梦。张凡既是宿迁市人大代表、也是泗阳县爱园镇丁窑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治理最关键的带头人,她深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乡村振兴的成色,事关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为此,她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牛鼻子”,致力培育“造血”能力,深入调研谋思路,多方争取拓渠道,千方百计育强产业、促进全村群众持续增收。立足爱园镇资源禀赋,带领群众发展精品水果种植、龙虾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成立百亩瓜果基地和龙虾养殖基地,以“代表+”的产业发展模式,支持部分人大代表先行发展产业,总结经验,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探索“代表+引领”模式,托起经济增收梦。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致富能人”的独特优势,张凡鼓励村干部带头发展产业,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她积极邀请镇人大代表参与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蔬菜100亩,养殖龙虾50亩,种植果树80亩,小麦500亩,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地务工24人,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种植业129户,增加群众年收入1.5万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为广大村民群众带头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出了榜样、树立了典型,彰显了人大代表应有的担当,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有效助推了丁窑村蔬菜瓜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探索“代表+服务”模式,托起发展持续梦。为推动丁窑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张凡积极发挥代表为民发声职责,向镇建言献策,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渠、农路、农桥相继完善,目前全村1800亩耕地,田成方、路成网,防渗渠全都配套,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结合村情实际,新探索出了“党建+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发展产业模式,通过“村集体+企业”,我建你租,项目资金变股金,筹建和引进一个果蔬加工厂,三幢扶贫厂房,每年获得租金收入43.3万元;“合作社+农户”我种你摘,农闲时间变薪金,成立百亩瓜果基地和龙虾养殖基地,每年收益24万元;“合作社+大户”,我收你产,囤销产品变热销,鼓励农户劳动力入股蔬菜种植,村集体提供技术和销售,带动就业50余人,创业10人,为村集体增收23.5万元。
牢记嘱托服务于民,感恩奋进尽责有为。张凡说:“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心里一直想着,怎样让老百姓的收入能够增加、村庄变得更美丽、老百姓幸福指数更高。”因为心中有信念,她不负组织期望,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砥砺奋进;因为心中有群众,她不负选民重托,勤勉尽责在为民履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她用温情温暖群众,用爱心关爱群众,用实干带领群众,是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道路上默默奉献的缩影,彰显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