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在全省有引领、在全国有影响的“电商名城”,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宿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6月12日,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电商产业发展”专题献策会召开,以“我献策”的实际成效,为全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代表力量。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浩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王益主持会议。
刘浩指出,市人大和人大代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部署要求,依法忠诚履职尽责、广泛吸纳群众意见、积极行使监督权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位代表的发言选题精准、分析透彻、建议可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结合实际加以消化吸收。
刘浩强调,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决策部署,京东、当当等知名企业落户,电商企业达2.98万家、全省第二,荣获中国(宿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数字消费创新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要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以“电商名城”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全力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把电商打造成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重点在用好企业品牌、做强产品品牌、打响活动品牌“三个品牌”上下功夫,全力建设在全省有引领、在全国有影响的“电商名城”。要把电商培育成为集群化的优势产业。实施企业、园区和产业带培育计划,培强市场主体,建强载体平台,深耕优势领域,力争202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300亿元以上。要把电商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丰富业态。实施电商直播“十百千万”工程,提升直播电商能级;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做大跨境电商规模;深化“互联网+流通”行动,挖掘数字消费潜力。要把电商建设成为基础性的城市功能。带动创业就业,持续掀起电商创业热潮,带动群众“触电上网”、就业增收;繁荣城市经济,推动电商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挥电商产业园区虹吸效应,有效增强城市消费活力;赋能产业发展,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深化文旅电商融合发展,激发文旅电商消费潜力。要努力为电商产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强化政策保障,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健全基础配套,完善覆盖市县乡村的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夯实人才支撑,构建电商人才多元化技能评价体系;规范行业发展,认真落实即将出台的《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条例》,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模式。
刘浩表示,当前,宿迁已进入加速发展窗口期、竞相发展赶超期、转型发展关键期,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携手奋进,更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广泛参与和鼎力支持。希望大家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更加主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履行监督职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王益表示,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岗位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发挥代表优势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在新征程上履职尽责、建功立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献策会采用网上直播形式,并开设留言互动平台。两小时的直播过程中,共有3万多人进入观看,有效提高献策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引导各级人大代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会上,人大代表吴劲雷、熊建文、张坤、钱晓红、池永超、乔德素、尤勇、殷勇、潘裴、周杨强围绕会议主题依次发言。
人大代表王晓晖、赵明春、张南溪、张红军进行互动发言。
部分人大代表作了书面献策。
市领导赵丽丽、张卫东、冯如意、仲小兵;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臧广荣;市政府秘书长骆志弘;市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人大有关负责同志;市各功能区分管负责同志;部分五级人大代表;部分电商企业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