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担当作为,2022年4月,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四化同步·改革有我”主题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市委部署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高位统筹,扎实推进主题活动走深走实、落实落细,奋力开启代表全天候履职新实践。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76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热情参与、主动作为,积极投身我献策、我行动、我监督的火热实践,践行了改革有“我”的庄严承诺。对照深化拓展“两个联系”要求,进一步完善代表“三联”制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县区人大常委会、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413名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联系1399个村(社区),联系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建实30个代表小组并常态化开展活动,创设“代表集中活动周”特色平台,形成了以民生实事项目票决、议案建议准备和代表履职评议为重点的“3+X”活动格局,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献策”献出了服务大局金点子。各级代表广泛参与献策大征集,聚焦如何发挥工业化的引领带动作用、信息化的赋能驱动作用、城镇化的支撑聚合作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保障作用,深入调查研究,汲取群众意见,踊跃建言献策,唱出了代表好声音。活动开展以来,已征集1.8万余条改革建议,高度重视代表的智慧结晶,推出系列献策摘登,并召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乡村振兴”“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电商产业发展”“中国酒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6场主题献策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出席会议,对献策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很多献策转化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由部门办理落实,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民意基础。地方立法活动中,根据立法事项的不同内容,组织和邀请五级人大代表参加立法规划、计划的编制和法规草案的起草、审查、审议、调研、论证、听证、征求意见以及法规立法前、后的评估等活动,已经成为常态。
“我行动”展现了服务大局新作为。深入推进五级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围绕全市中心大局,开展“四助四提”行动。全市76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立足工作岗位,主动投身改革创新大潮,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争当“排头兵”“领头雁”。涌现出路路通渔樵模式指导站、网红千香直播带货培训站等新的人大代表服务站,有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殷勇代表调解室、金虹侠代表心理咨询室、爱不孤独心理诊疗室等代表工作室持续发挥作用,已成为为民服务的坚实平台。深入开展“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组织1295人次人大代表对152件案件进行了旁听评议,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广大代表通过线上线下,认真听民声、聚民意,充分发挥“直通车”“连心桥”作用,深入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殷勇代表《愿用一辈子的坚守做党和人民忠诚的“信使”》的履职报告被推荐到省里作为优秀履职报告;曹玉飞、董玉红等代表被评为全国劳模;李守镇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美乡村建设 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由市委盛书记领衔督办;程玲娟代表被评为“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江苏好人”等多项荣誉;周雪芹代表获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优秀传承人”等荣誉称号,优秀代表还很多,不胜枚举。
“我监督”督出了服务大局好成效。针对示范区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市县人大联动开展了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建设、泗洪西南岗片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数字经济发展、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专项监督活动300多次,发动各级人大代表2.8万余人次,通过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监督评议、视察调研、专题询问等方式助力监督问效,在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市人大常委会累计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活动120余次,形成监督专报36篇、出具审议意见32条,其中酿酒原粮基地建设、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实现“四转”、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实力等100余条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转办,先后交办“一府一委两院”整改的210多个问题全部落实到位。专项监督“全链条”机制两次获全国人大宣传推介,以代表全程监督项目实施为重点的民生实事票决“四全”机制获全省人大系统研究成果一等奖和全市改革创新一等奖。(张仁武)